“細胞‘工廠’能夠生產患者缺失的生命物質,比如胰島素等。但‘工廠’合成蛋白質需要一定時間。”近日,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、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教授葉海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,為滿足臨床的即時性要求,該團隊發(fā)明了一種人工定制細胞快速開機“外掛”系統(tǒng)(PASS系統(tǒng)),可縮短治療性蛋白質產生的時間。
《自然》子刊《自然·化學生物》日前刊登了這一成果,并配發(fā)行業(yè)專家評論:多功能PASS系統(tǒng)采用了巧妙的模塊設計,實現(xiàn)了治療性蛋白質的快速、精準分泌,是推進下一代智能細胞療法走向臨床應用的重要工具。
據(jù)介紹,對一些急性發(fā)作的疾病,例如哮喘、心絞痛等,定制細胞如果需要數(shù)小時甚至數(shù)天才能表達釋放出足量的治療性蛋白質,將無法達到治療要求。“我們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治療性蛋白質。”葉海峰說,團隊為此嘗試跳過其中最耗費時間的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表達蛋白環(huán)節(jié)。
論文第一作者、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王欣怡介紹,團隊將足量治療性蛋白質提前生產好,儲存在細胞的某個“倉庫”中。只要控制“倉庫”門打開,就可以實現(xiàn)對治療性蛋白質的可控快速釋放。基于此,團隊將目的蛋白和內質網回收信號融合表達,并在其間嵌入一段可以被蛋白酶識別的肽鏈。當這個“鏈子”被蛋白酶水解切除時,錨定在內質網上的治療性蛋白質就會迅速釋放到細胞外。
據(jù)介紹,研究人員通過調控蛋白水解酶的活性,設計構建了三種精準可控的蛋白質快速釋放系統(tǒng),分別為臨床藥物小分子調控的蛋白質快速釋放系統(tǒng)、響應腫瘤抗原的殺傷蛋白快速釋放系統(tǒng)以及光誘導調控的蛋白質快速釋放系統(tǒng)。
論文表明,只需要光照15分鐘,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就會下降。葉海峰說,“倉庫”里如果裝入降壓肽、止疼肽等,也可以用來治療高血壓、慢性炎癥性疼痛的疾病模型小鼠。
葉海峰表示,該研究將治療性蛋白質的響應速度提升到分鐘級別,可為基礎生物學研究和基因、細胞治療提供切實可行的治療性蛋白質瞬時遞送新方案。(記者 張佳星)